国际护士节 | 白衣执甲 不负生命之托

浏览量

有一群人身着白衣,步履匆匆。他们常常无暇欣赏朝阳与日落,却用专业与温情守护着每一位患者的生命健康,他们有一个共同的名字——“护士”。在护士节来临之际,记者走进泸水市第一人民医院,探寻这群白衣天使藏在日常护理工作背后的温暖故事与坚守力量。

男护逐光:打破偏见的生命守护者

胡少祥是重症医学科男护士,入职已有四年。他坦言,当初选择报考护理专业,仅仅是因为这个专业好就业,并非出于理想。直到真正穿上护士服那天,他才明白,自己选择的不仅是一份工作,更是对生命的守护。

作为重症医学科仅有的3名男护士之一,他经历过护理站男女混住的尴尬,也曾在独自为女患者留置导尿管时手足无措。

2022年,一位肠坏死术后情绪狂躁的女患者让他记忆犹新。“我不要男护士!”对方曾指着他咆哮道。护士站人少事多,不可能随时都有女同事帮忙。面对患者的抗拒和质疑,在患者家人的支持下,胡少祥耐心地向患者解释操作的必要性,并保证操作的专业性。在之后的护理过程中,他每日按时为患者检查各项生命体征,精准调整用药剂量,还耐心倾听患者因疾病产生的焦虑与痛苦。

他的专业与真诚最终得到了患者的理解。

胡少祥说:“护士里面没有什么男女之分,面对危重病人的时候该操作还是得操作,就没有什么避嫌这种东西。”

随着时间的推移,患者的病情逐渐好转,对胡少祥的态度也从最初的抗拒慢慢变为信任与依赖。

“因为时间长了,我们处得像朋友一样,每次去她都是微笑对待我,不像第一次刚刚入院的时候那样。”胡少祥说道。

患者康复出院时,对胡少祥表达了感激之情,并要了他的联系方式,偶尔还会跟他分享生活里的点滴。这段经历让胡少祥很有成就感,也更加坚定了自己的信念。如今,他已然非常喜欢这份职业。

“虽然过程中有疲惫、有误解,但每次看到患者转危为安时的笑容,听到家属发自肺腑的感谢,我就觉得一切都值得。”胡少祥自豪地说道。

胡少祥说,他会更加努力,继续用专业和热忱践行使命,用行动证明男护士同样能成为生命健康的坚实守护者。

萌新蜕变:在磨砺中绽放护理芳华

24岁的胡芳,脸庞还带着几分稚嫩,眼神中却已多了几分坚毅与笃定。她说,虽然入职仅仅6个月,但在同事们的热心帮助下,她已然完成了从“孩子”到“护士”的华丽转身。

初入社会时,胡芳满心憧憬,以为找到一份好工作、入职优质医院,往后的日子便能顺风顺水。然而,现实却给她上了一堂残酷的课堂。真正踏入工作岗位后,她才明白,每一步都得脚踏实地,容不得半点浮躁与懈怠。

她告诉记者,内科住院部大多是年长的患者,长期疾病缠身,让他们的情绪变得异常敏感。有些患者对治疗不太配合,甚至会对医护人员恶语相向。从小到大没受过这样委屈的她,内心深受打击,开始怀疑自己当初的选择是否正确。好在前辈们向她伸出了援手,带着她耐心安抚患者情绪,同时教给她许多沟通技巧。胡芳把这些技巧记在心里,并努力运用到实际工作中。

胡芳说:“每个人的方法都不一样,我学到了好多方法,刚开始我可能有点笨拙,适应得有点慢,现在已经能够熟练处理了。”

慢慢地,胡芳发现与患者的沟通变得顺畅许多,患者们对她的态度也有了明显转变。即便受了委屈,她也学会了自我调控。

“只能尽量自己在情绪上开导,和家里人沟通就转换自己的情绪,就是尽量不给病人制造不好的印象。”胡芳说。

现在的胡芳已经重拾选择护理专业的热情与初心,基本能够独立应对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她坦言,深知自己距离优秀护士的标准还有很大差距,但她会以身边的前辈为榜样,从他们身上汲取力量,通过不断学习和实践,努力提升自己。

“未来我将努力学习南丁格尔精神,以她为榜样,努力提升自己,尽快让自己成为一个优秀的护士,服务好每一位患者。”胡芳满怀信心地说。

三十载坚守:提灯照路的薪火传承者

外科病房里,53岁的谢忆兰已经在护理岗位上坚守了31年。每天她总是最早到达科室,开启忙碌而充实的工作。在仔细检查急救、备用药品、核对医嘱后,她便开始了病房巡视。每到一个病房,她都会走到患者床边,关切地询问他们的身体状况。

“一次吃两片,一天吃两次,这两个药是一样的。今天感觉有没有好一点?好一点就行。今天开始要用化疗药了,等下就打,有什么不舒服随时叫我。”谢忆兰温柔地向患者说道。

谢忆兰的步履匆忙,她说在外科病房,时间就是生命,每一秒都可能关乎患者的病情变化,容不得丝毫懈怠。从事护理工作以来,她始终秉持着“为病人付出是最好的”理念,即使有时遭受患者不公正的对待,也会选择包容。

谢忆兰说:“本来他们就很痛苦了,我们就是要站在病人的角度考虑,为病人想病人的事,为病人尽量地做到我们能做的。”

再过一两年,谢忆兰可能就要光荣退休,但她并未停下学习的脚步。她说,科学在不断发展,护理技术和理念也在持续更新迭代,唯有不断学习,才能紧跟时代步伐,更好地服务患者。

在做好本职工作外,谢忆兰把带好年轻人作为首要任务。她手把手指导年轻护士掌握护理技巧,分享多年积累的临床经验。她深知,自己手中的“提灯”,不仅要照亮当下的病房,更要传递给年轻一代,让护理事业的温暖与责任代代传承。当被问及即将退休的感受时,谢忆兰眼中闪过一丝不舍,但更多的是对护理事业未来发展的期许。

“我希望我们虽走了,但后面的年轻人还是一如既往地踏着我们的脚步往前走,继续做好漂亮的白衣天使。”谢忆兰说道。

口碑为证:以温情换得患者信赖

患者的认可,是对护士们工作最大的褒奖。73岁的陈玉林老人身患哮喘等疾病,长期往返医院治疗。谈及泸水市第一人民医院,老人满是感激。

陈玉林说:“我这个一按他们就来了,他们态度相当好了,专门为我们服务,随时叫随时到。”

正是这样细致入微的护理服务,让老人坚定地选择这里作为自己的“健康港湾”。

泸水市第一人民医院护理部主任左秀英介绍,医院目前设有7个病区,86名护理人员组成了一支团结协作、爱岗敬业的队伍。说起这支团队,她满是自豪。

“这些年,面对繁重的临床任务,大家始终恪尽职守、迎难而上,用专业和温情守护每一位患者。在工作中团队展现出了极强的锐意进取和勇于创新精神,不仅提升了护理质量,也收获了患者的广泛认可。”左秀英说。

左秀英表示,未来,泸水市第一人民医院护理团队将进一步弘扬人文关怀精神,在临床实践中传递更多温暖与力量。相信在全体护理同仁的共同努力下,一定能打造出一支更具竞争力、影响力的优质护理团队,为患者的健康保驾护航!

泸水市融媒体中心记者   段国春 何志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