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后白族姑娘杨继玲:让老字号农家乐变身乡村网红打卡地
在山清水秀之地
拥有一座属于自己的小院
春日里养花弄草
夏日里读书品茗
秋高气爽时节夜观星河
寒冬腊月与三五好友围炉夜话
这种闻鸟鸣而起,揽明月而眠的日子
正是许多人向往的田园生活
而90后白族姑娘杨继玲
已然将其变为现实
在泸水市老窝镇中元村,青山叠翠间,一家名为“满园春”的农家小院格外引人注目。小院主人杨继玲凭着一股韧劲和巧思,将父母经营十多年的传统农家乐,改造成了一处融合白族风情与现代元素的网红小院。在这里,“乡愁”不再只是记忆中的画面,而是触手可及的“诗和远方”。
打造特色小院,让顾客有回家的感觉
步入小院,白墙黛瓦的院落错落有致,典型的白族建筑风格与现代元素交相辉映。院子里十几种花卉争奇斗艳,或娇艳欲滴,或淡雅清新;四周环绕的景观水池波光粼粼,倒映着蓝天白云与繁花绿树。微风轻拂,带来丝丝凉意,也送来了几声清脆的鸟鸣,更增添了几分悠然与闲适。置身于此,仿佛时间都放慢了脚步,让人忘却了尘世的喧嚣与烦恼,身心都得到了彻底的放松。
“满园春”原本是杨继玲的父母经营的一家以老窝特色农家菜为主的传统农家乐,历经十多年的风风雨雨,积累了一定的口碑。大学毕业后,杨继玲在企业工作过,也尝试过自己开服装店,有着丰富的职业经历。结婚生子后,为了能更好地照顾家庭,同时传承家中的这份事业,2021年,杨继玲毅然回到中元村,接手了父母的农家乐。
“我从小在这片土地上长大,对这里的一草一木都有着深厚的感情。看到父母经营农家乐那么辛苦,我就想着回来帮忙,把它做得更好。”杨继玲说道。带着对家乡的眷恋和对未来的憧憬,她开启了自己的创业之路。
如何让“流量”变“留量”,变“过客”为“住客”?杨继玲一直在思考,她深知,要想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脱颖而出,就必须做出特色,经过深思熟虑,她决定对农家乐进行全面改造,在保留白族建筑风格的基础上,巧妙融入现代简约设计元素,让传统与时尚在小院里碰撞出独特韵味。
为了满足不同游客的需求,杨继玲还增设了民宿、自助烧烤区、露营区等设施,让游客尽情享受乡村生活的乐趣。原本的农家乐摇身一变,成为了一个集餐饮、住宿、休闲、娱乐为一体的特色小院。
“大家上了一周的班很累,就可以带着老人、小孩来小院,放松‘躺平’一下,小孩可以在院子里看看花草、捞捞鱼,大人可以唱唱歌、聊聊天,让顾客有回家的感觉就是我最大的目标。”杨继玲描绘着她心中的理想小院,历经3年精心改造,2024年,“满园春”升级版正式营业。
坚守本味,诠释“土菜土味道”
走进“满园春”小院,柴火灶的烟火气与农家菜的醇厚香气交织萦绕,这里藏着最地道的老窝风味。杨继玲的母亲是小院的主厨,凭借数十年烹饪经验,烧得一手好菜。四季更迭,小院的餐桌上流转着时令蔬菜、山毛野菜等珍馐,同时还为婚宴、家庭聚会、团队聚餐等活动,定制充满温情的农家宴席。
“老窝火腿炖鸡、老窝豆腐肠、香肠,还有应季时蔬和山毛野菜……”谈及自家菜品,杨继玲的眼中满是骄傲,“这些菜的精髓就在于‘土’,必须是原汁原味的老窝味道。”为了保证食材品质,杨继玲坚持采用原生态的供应方式,“鸡是我们自己养的土鸡,蔬菜一部分是自己种的,不够就跟周边村民购买,山毛野菜也基本从老乡手里收购,只有用这样的食材,才能做出小时候记忆里的味道。”正是这份对“土菜土味道”的执着,吸引了许多食客从大理、保山、腾冲等地慕名而来,只为品尝一口这地道的老窝农家菜。
巧借自媒体引流,让小院走向大众
在这个互联网飞速发展的时代,杨继玲敏锐地意识到自媒体的强大力量。她利用抖音、小红书等自媒体平台,通过直播、拍摄短视频的方式,大力推介家乡的菜品、自然风光以及自己精心打造的小院。
在她的视频里,有制作老窝特色农家菜的过程,一道道色香味俱佳的菜肴让人垂涎欲滴;有小院的四季美景,无论是春天的繁花似锦,还是夏天的绿树成荫,都展现出乡村田园生活的独特魅力;还有游客们在小院里的欢乐时光,笑声和歌声传递着满满的幸福感。这些质朴而真实的视频,吸引了众多网友的关注。
“现在有了自媒体这股东风,我们藏在深巷里的小院,也能‘香飘万里’了!”杨继玲笑着说。杨继玲还自学了拍照技巧,为顾客们记录美好瞬间,“给顾客们拍照,他们可以在朋友圈、抖音上分享,这其实也是在帮我们宣传小院。”如今,小院的生意越来越红火。“去年元旦完成升级改造重新开业后,截至目前,小院已累计接待游客超万人次,年营业额突破70万元。”
小院的火爆不仅带旺了人气,更铺就了周边村民“家门口”的就业路。“现在小院除了我和父母,还聘请了3名长期工,遇到婚宴、团队订餐等高峰期,还会从周边村寨临时招募20多名村民帮忙。”杨继玲介绍道。
来自老窝镇崇仁村的姬凤心便是小院的长期工之一,“在这里上班离家比较近,早上骑摩托车,二十多分钟就能到。一个月工资3000元,家里日常开销完全够了。老板娘体谅我们带孩子、忙农活的难处,有事随时能请假,在这里干活既有收入又能顾家,心里特别踏实!”姬凤心满脸笑意地说道。
杨继玲并未满足于现状,而是将目光投向了亲子研学、农耕体验、咖啡品鉴等多元化项目。“现在客户不仅追求味蕾上的享受,更渴望沉浸式的新奇体验。”在忙碌之余,杨继玲还积极学习咖啡品鉴、面包烘焙等课程,“我计划在小院配置专业的咖啡冲泡和烤窑设备,到时候顾客在这里不仅能品尝到香醇的咖啡,还能亲身体验手工制作披萨、烘焙面包的乐趣,享受动手创造的快乐。”杨继玲满心憧憬地和记者分享着自己的规划。
“心若有所向往,不惧道阻且长。”从返乡创业到追逐理想,杨继玲在乡村振兴的道路上,书写着属于她的精彩篇章。“未来,我也会持续外出考察学习,结合中元村的资源特色,不断探索农文旅融合发展的新可能,丰富小院的服务内容,将小院打造成别具一格的乡村旅游打卡胜地。同时,我也希望能带动更多村民参与其中,为乡村振兴贡献自己的力量。”杨继玲目光坚定地说。
泸水市融媒体中心记者 高庆英 蒋伯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