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表履职感悟 | 胡陈兰:在采访一线履职尽责
今年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成立70周年暨地方人大设立常委会45周年。1954年9月,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标志着人民代表大会制度这一国家根本政治制度正式建立。1979年7月,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通过的关于修正宪法若干规定的决议和地方组织法,规定县和县以上的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设立常务委员会。1981年12月,怒江州第四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通过决议,设立怒江傈僳族自治州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为州人民代表大会的常设机关。
为认真贯彻落实庆祝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成立70周年大会精神和云南省庆祝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成立70周年大会精神,深入宣传回顾70年来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在怒江的发展历程和怒江各级人大及其常委会依法履职行权的精彩篇章,即日起,“怒江人大”微信公众号将开设宣传专栏,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重要思想,回顾党领导人民探索建立发展人民代表大会的光辉历程,宣传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特点、优势,展现全过程人民民主在怒江的生动实践,讲好怒江人大故事,不断增强做好新时代人大工作的责任感使命感!
2022年,我当选云南省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代表,成为怒江代表团的一员,对我来说,这是一份无尚的荣誉,更是一份沉甸甸的责任。作为新闻战线的一员,参加工作30年来,我始终认为,只有放下身段扑下身子,才能找到新闻的“源头活水”,这其实与人大代表的工作有着高度的相似之处,作为人大代表,只有深入基层,深入群众,才能听到来自人民的呼声。为了提高履职能力,我积极参加省人大常委会组织的代表履职能力提升培训,通过培训学习,我深感人大代表使命光荣、责任重大,对于如何履行好代表职责也有了更深的认识。人大代表,是人民赋予的权力,我的身后是全州53.5万各族人民的期盼,这份期盼让我明白,不能只做一个“挂名”代表。
每一次在基层一线的采访,每一次对有关领导和部门负责人的采访,我都将它作为一次“微型调研”,认真制定采访提纲、详细整理录音资料、用心撰写新闻稿件,既完成新闻采访任务,又为提出人大代表建议意见收集了第一手材料。
出席省人代会期间,我积极参加每一次全体会议,认真阅读政府工作报告和其他报告,提前准备发言材料,在小组讨论时积极发言,会议还未闭幕,省级有关部门就对我在分组讨论时提出的有关怒江旅游发展、水利建设、草果加工、两院工作等方面的10余条意见建议进行了答复。履职两年来,我向大会提交了有关怒江卫生事业发展、云泸高速公路建设、易地搬迁群众购房等方面的建议4份,引起了省级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省卫生健康委安排专人到怒江,进行了面对面的协商答复,省发改委、省交通厅的同志也通过电话沟通交流给予了答复。
大会闭会期间,我积极参加省、州、市人大常委会组织的各类视察、调研活动,结合自己的工作实际,对省级“两院”工作以及怒江州人居环境、基础教育、易地搬迁后续发展工作提出了建议,有些建议已被采纳到视察、调研报告中。
履职两年来的点点滴滴,让我更加感受到人大代表的地位和作用,进一步增强了做好人大代表工作的信心,更加坚信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保证人民当家作主的重要途径和最高实现形式。
作为一名新闻工作者和一名省人大代表,我将始终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继续把本职工作和人大代表的履职紧密结合,始终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努力在媒体深度融合中创新报道思路,提升新闻采写质量,高质量完成本职工作,在新闻工作中彰显人大代表风采,在人大代表履职中唱响新时代新闻宣传工作的主旋律。
来源:怒江人大